
于欽龍 即墨市龍泉街道辦事處
近年來,青島市依托對鄉(xiāng)村文化大院、文化廣場、農家書屋、文化站等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利用,開展了一批如送戲下鄉(xiāng)、廣場舞大賽、民舞踩街等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項目,取得了較好的文化宣傳效果,受到群眾廣泛好評。
一、文化設施常態(tài)運營及后續(xù)文化服務跟進上的凸顯出了問題
?。ㄒ唬爸亟ㄝp管”現象較為突出。在后期運營管理中,各村莊從設施維護、器材更新到人員管理運營等都出現較大經費缺口,僅靠村莊自支和市、街道補貼難以保障基本的運營,存在設施陳舊、文化內容更新率低等問題,常態(tài)化運營后繼乏力。
?。ǘ┕芾砣藛T配備不足。村莊文化大院、文化書屋,很難招聘到人員進行專職管理,目前或者由村兩委代管,或者只聘請了一兩名兼職人員,整體人員配備難以滿足每周7天、每天超過12小時的運營需求。
?。ㄈ┪幕召|量不高?;鶎游幕局袌D書室、電子閱覽室、文化活動室和文化廣場使用率較高,但除學生借閱圖書和居民跳廣場舞外,多數文化設施僅用于村民閑暇時間打牌、聊天、上網,文化引領作用不強,文化書屋的圖書儲量十分有限,且圖書更新緩慢,難以滿足群眾借書需求;同時各村莊文化墻普遍存在更新頻率低、內容滯后等問題,難以響應國家的最新宣傳形勢。
(四)文化站對村莊經濟產業(yè)服務度不高?;鶎雍芏辔幕舅诖迩f都有優(yōu)質的生態(tài)產品,但對基層群眾比較關注的農業(yè)科教、種植養(yǎng)殖書目引入較少,基層文化設施對村莊經濟的服務不夠,整體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勢頭不足。
二、相關建議
?。ㄒ唬┙㈤L效管理機制。明確管理主體的職責,建立基層文化設施運營規(guī)劃,加大對基層文化設施的資金投入,在完善設施、器材維護、文化內容更新上提升扶持力度,在硬件上保障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可持續(xù)性。
(二)整合社會和政府力量,減輕文化管理員負擔。一方面適當提升管理員經濟待遇,開展就地選聘,在文化站周邊區(qū)域聘請有一定文化程度又有閑暇時間的退休教師、黨員職工,作為農家書屋、文化大院等基層文化服務機構的全職管理員,并通過設置村兩委培養(yǎng)通道,提高其政治待遇;另一方面將基層教師和文化大院場地優(yōu)勢相結合,開展周末學習興趣班;將大學生寒暑假實踐培訓和村莊文化書屋相結合,減輕夏季運營高峰期管理員工作負擔。
(三)盤活資源,提升文化服務質量。統(tǒng)一對村莊文化管理員進行技能培訓,提高管理水平,引導群眾向先進文化靠攏;通過統(tǒng)一采購和社會募集提升農家書屋的存書數量;整合文化資源,對群眾較為關注的文化書籍進行重點更新,在各村莊間設置圖書流轉和文化流動培訓講座,提升文化服務利用率;及時更新村莊文化墻和宣傳欄,對當前國家“一帶一路”、“藍色經濟”、“互聯(lián)網+”等大的規(guī)劃戰(zhàn)略進行宣傳,緊跟國家形勢,綜合打造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身邊的“文化樂園”。
?。ㄋ模┱畬?,幫扶村莊策劃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根據各村莊的產業(yè)形式和特色,策劃推廣農家餐飲、生態(tài)旅游和生態(tài)農產品等品牌產業(yè),以文化傳播帶動品牌傳播,通過產業(yè)發(fā)展反哺文化發(fā)展,形成“文化”和“產業(yè)”相互協(xié)作的良性循環(huán),以文化建設帶動經濟建設,進一步讓村民身邊的文化樂園變身“致富樂園”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