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總則
1.目的和依據(jù):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地震應急工作,確保破壞性地震發(fā)生后學校應急處置工作迅速、效、有序地進行,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,降低經(jīng)濟損失,維護社會穩(wěn)定,構建和諧社會。根據(jù)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》、《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 減災法》、《山東省地震應急預案》和《青島市地震應急預案》,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,制定本預案。
2.指導思想:堅持預防為主、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,貫徹"統(tǒng)一領導、分級負責,信息暢通、反應及時,加強協(xié)作、整體聯(lián)動”的工作原則,保證學校及時、準確、有效地實施預防、控制、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,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、財產(chǎn)安全。
3.適用范圍和啟動條件:山東省及周邊省份、黃海海域發(fā)生破壞性地震或?qū)W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壞性地震影響,造成人員傷亡和經(jīng)濟損失時,立即啟動本預案。根據(jù)地震應急響應的等級情況,各部門、各年級在校長或值班行政的統(tǒng)一協(xié)調(diào)指揮下,立即自動按照預案實施地震應急。
二、組織機構和職責
1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及職責
組長:張瑞海(校長)
副組長:陳同法 張霞 李勇
成員:呂璽化 閆懷禮 韓昊 李傳恒 莊浩 竇勝杰 孫海文 張德新 于麗 生強 周曉 李翔 馬曉婷
職責:
1)負責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,進行自救互救、避震疏散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、提高師生應急意識和學校抵御地震災害的能力;
2 )在臨震預報發(fā)布后,負責對學生進行防震、避震、 自救互救知識的強化宣傳,組織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的實施;
3)地震發(fā)生后,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匯報受災情況,分析、判斷地震預報趨勢和確定應急工作方案;指揮各應急工作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地震應急搶險工作,調(diào)度學校的應急疏散、搶險救災、醫(yī)療救護和物資配備;
4)及時調(diào)查、統(tǒng)計和上報震后人員傷亡等災情,做好地震災害和防震知識的普及宣傳教育,組織指導師生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互救訓練,提高師生防震意識和基本技能。
2.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及職責
組長:李勇
副組長:李傳恒
職責:
1)具體協(xié)調(diào)各工作組之間的應急救援工作;
2)承擔地震應急工作總結、報告以及上情下達,下情(災情)上報等職責;
3)進行應急資金的調(diào)度及所需物資、裝備、設備、器材的供應;
4)安排應急期間的值班工作;負責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。
3.應急疏散組組成及職責
組長:韓昊
副組長:莊浩、于麗
成員:年級主任、班主任、所有上課教師
職責:
1)以誰上課誰負責和方便疏散為原則,負責組織師生震時就近避震;利用學校操場、綠地和空曠地帶,組織學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、快速疏散;
2)編制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、各年級疏散路線圖,建立緊急避難場所并設置標志等;
3)妥善安置生活必須食品(吃、穿、住、用)等工作;
4)妥善安置受傷師生,做好災情統(tǒng)計、上報工作;
5)組織開展師生避震、疏散、簡單救護演練。
4.搶險救災組組成及職責
組長:呂璽化
成員:生強 孫海文
職責:
1)組織實施自救互救,搶救被埋壓師生;
2)搶救重要財產(chǎn)、重要檔案等;
3)負責輕傷員救治、聯(lián)系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;
4)盡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、供電等設施;
5)負責預防和撲救可能發(fā)生的火災
6)協(xié)助指導受災師生搭建抗震棚等安置工作;對受損建筑物的安全性作初步判斷并提出處理意見;救災資金、物資的接收與發(fā)放。
5.信息宣傳安全保衛(wèi)組組成及職責
組長:張霞
副組長:竇勝杰
職責:
1)協(xié)助報道受災信息,宣傳抗震救災的好人好事;恢復、維護信息網(wǎng)絡的正常運行。
2)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(fā)生后,負責重點部門(部位)的安全保衛(wèi)保護工作,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;
3)負責維護治安,協(xié)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。
注:各組織機構的負責人如缺位時,按行政職務從高到低依次遞補。
三、應急準備
堅持預防為主、常備不懈的方針和獨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原則,認真做好以下地震應急準備工作:
1.向全體師生明確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地點及通訊方式,在學校明顯的位置張貼使用,并印發(fā)給相關部門和應急人員。
2.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修訂學校預案,并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學習和熟悉預案,適時組織演練;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抗震救災設備、器材、工具等裝備,落實數(shù)量,明確到人。信息宣傳組經(jīng)常組織學校廣播、宣傳欄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。
3.學校利用已有的宣傳陣地和載體宣傳防震、避震、自救互救、應急疏散、逃生途徑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識,并向師生發(fā)放地震安全知識畫冊、應急疏散路線圖。
4.應急疏散組要制定并讓全校師生熟悉應急疏散方案、疏散路線、疏散場地和避難場所。
5.搶險救災組定期進行訓練和演練,熟悉預案,明確職責,負責搶險工具、器材、設備的落實。
6.制定治安管理措施,加強對重點部門、設施、線路的監(jiān)控及巡視;
7.出現(xiàn)地震謠傳時,校辦公室、團委要及時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,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培訓,提高師生識別地震謠傳的能力,安定人心,保證學校穩(wěn)定。
8.備足備齊并及時補充更新地震應急所需要的藥品、器械、消毒、隔離、防護用品等(具體列表)。
9.安排人員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。預案啟動后,應急物資由抗震救災指揮部統(tǒng)一調(diào)用。
四、應急演習和臨震應急反應
1.學校經(jīng)常性地開展地震應急檢查,每年定期開展1-2次綜合性地震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演習,提高學校師生地震應急意識和在地震應急狀態(tài)下的應變處置能力。
2.接到政府決策發(fā)布的臨震預報后,領導小組進入緊急狀態(tài),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,隨時準備執(zhí)行防震救災任務。
3.組織有關人員對學校建筑進行全面檢查,封堵、關閉危險場所,停止各項室內(nèi)大型活動。
4.加強對學生宿舍、餐廳、實驗室易燃易爆物品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,加強對配電、鍋爐房、計算機房等重要設備、場所的防護,采取緊急抗震加固措施或轉(zhuǎn)入安全地帶。
5.加強對廣大師生和家長進行抗震宣傳教育,做好師生、家長的思想穩(wěn)定工作。
6.加強各類值班值勤,保持通信暢通,及時掌握各班情況,全力維護正常教學、工作和生活秩序。
7.做好防震救災的各項物資準備。
五、震時反應
(一)地震發(fā)生在白天
正在上課的老師是指揮學生正確避震的主要負責人;要保持鎮(zhèn)定,切莫驚慌失措。組織學生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,千萬不要匆忙逃離課室。
1.固定教室上課
上課老師應立即指揮學生就近躲避,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,使身體盡量縮小,躲到課桌下、電腦桌下或墻角,以保護身體不被砸,但不要靠近窗口。
2.實驗室等公共教室上課
老師組織學生立即躲避在實驗臺下、在靠近墻壁處臥倒或蹲下,盡量減小身體范圍,以保護身體不被砸傷。
3.室外體育課
地震發(fā)生時,體育老師應及時指揮學生向空曠區(qū)域集中,遠離建筑物,注意地面的變化情況,組織學生手牽手圍起來,女生在中間;及時清點人數(shù),做好學生安撫工作。
4.課間
學校日常多向?qū)W生進行震時避震的知識,特別強調(diào),在課間發(fā)生地震時,應及時做好自我保護、靠墻躲避,用雙手護住頭部,不要站在窗邊。
(二)地震發(fā)生在晚間
值班的干部、老師、宿舍管理人員,是指揮學生正確避震的主要負責人。
1.在教室上晚自習
值班老師應立即指揮學生就近躲避,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,使身體盡量縮小,躲到課桌下或墻角,以保護身體不被砸,切勿靠近窗口。
2.課間
值班干部、老師及時指揮學生就近靠墻躲避,用雙手護住頭部,不要站在窗邊。
3.在宿舍休息
值班干部、宿舍管理員立即指揮學生利用宿舍床架進行避震,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下物擊中,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或床腿。在洗手間時,應緊靠墻角蹲下躲避,用雙手護住頭部,不要站在窗邊。
六、震后應急反應
根據(jù)地震的成因,地震發(fā)生一段時間后,往往會停上一小段時間,再有余震發(fā)生,這一小段時間的停頓,是逃生、搶救的最好時機,能把握好,就能把傷亡減至最少。
1.迅速發(fā)出緊急警報,將具體情況迅速上報上一級教育部門,同時組織學生有序安全疏散,注意清點人數(shù),安置和搶救受傷人員。
2.迅速關閉、切斷輸電、供水系統(tǒng)(應急照明系統(tǒng)除外)和各種明火,防止發(fā)生地震次生災害。
七、附則
1.本預案由山東省青島第六中學制定并負責解釋。
2.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